发布时间:2025-10-29 人气:
中国足协选帅又爆大冷门,热门人选卡纳瓦罗连面试资格都没拿到,直接被刷掉。背后真相浮出水面:足协秘密征求国脚意见时,竟发现多数球员对他摇头拒绝。 这位曾被视为“救世主”的意大利教头,为何沦为国脚眼中的“不合适人选”? 真相远比表面更残酷。

国足选帅名单公布时,卡纳瓦罗的名字赫然在列,他主动提交简历,希望二度执掌教鞭,甚至被部分媒体捧为头号热门。 《北京青年报》曝出重磅消息:足协最终面试名单中,卡纳瓦罗、施密特、乔迪等中超老熟人全部被剔除,反而邀请了几位从未在亚洲执教过的欧洲教练。这一操作引发外界猜测,足协的选帅标准发生了180度大转弯。
此前,足协倾向于熟悉中国足球的教练,这次彻底转向“陌生化”,
卡纳瓦罗的出局,正是这一思路下的首轮牺牲品。
足协在筛选过程中曾秘密征求国脚意见,结果多数球员对卡纳瓦罗持否定态度,这种反对并非空穴来风,而是源于其2019年临时执教国足时的糟糕经历。
当时卡纳瓦罗带队征战中国杯,赛前安排“一天两练”的高强度集训,球员们普遍反映身体透支,甚至有人出现呕吐症状,多名国脚训练后紧急要求冰疗恢复。 “魔鬼训练”让球队未战先疲,引发球员对其管理方式的不满。
中国杯两场比赛,国足先后0-1输给泰国和乌兹别克斯坦,场面被动、攻防无序,成为其执教履历上的污点。
国脚们的抵触情绪,也与卡纳瓦罗近年来的执教滑坡密切相关,尽管他曾在恒大拿下2019赛季中超冠军,但球迷认为当时的恒大兵强马壮,“换谁都能夺冠”。离开中国后,他的欧洲之旅屡战屡败:在沙特利雅得胜利胜率仅37.5%,意乙贝内文托胜率低至17.65%,乌迪内斯和萨格勒布迪纳摩的执教也均未超过一年,这种“短命”履历让球员担忧其战术体系能否支撑国足长期发展。
卡纳瓦罗在恒大时期曾积累大量执教笔记,离任时带走了两箱资料,看似敬业。 但实际效果却适得其反,部分媒体人指出,他的战术创新不足,对比施密特在国安推行的高位逼抢、乔迪将浙江队打造成“小巴萨”的案例,卡纳瓦罗的套路显得保守过时。
除了国脚反对,合同分歧也是卡纳瓦罗与国足缘尽的原因,足协在新帅合同中加入了“战绩不达标自动解约”条款,吸取了伊万科维奇时期换帅困难的教训。卡纳瓦罗方面难以接受这一条件,认为定义“成绩不佳”的标准模糊,且解约赔偿不足保障自身权益。
乌兹别克斯坦足协向卡纳瓦罗抛出橄榄枝。 对方不仅提供宽松的合同,其国家队实力(亚洲排名高于中国)和晋级世界杯的目标吸引力,最终,卡纳瓦罗口头同意执教乌兹别克斯坦,彻底关闭了重返国足的大门。
卡纳瓦罗的出局,反映了足协与国脚在选帅标准上的罕见一致,球员们希望新帅具备激发团队潜力的能力,而非仅靠名气压阵,足协则试图通过“换血”打破固有模式,哪怕是一场豪赌。
争议并未结束:有媒体爆料,部分国脚其实支持卡纳瓦罗,认为他“亲和力强、善于激励球员”。 这种分裂态度凸显了球员群体内部的意见分歧。 不过,足协最终以“多数反对”为由一锤定音,彻底堵死了卡纳瓦罗的回归之路。秋季图文激励计划